【人物名片】
王起,本科就读于南京大学国际金融专业, 后赴英国伯明翰大学攻读财务会计专业硕士学位并交换至美国南加州大学学习,2003年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攻读金融学博士学位,之后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商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后受聘于昆士兰大学,期间,还受聘于高盛集团。2010年起全职加盟WISE,现为WISE金融学副教授。研究领域为资产定价理论,市场风险等。

Most people run a race to see who is fastest. I run a race to see who has the most guts.
王老师最欣赏的话,来自一名颇有天分的美国跑步健将。这让我们相信,一路穿山越岭到这里,是场只属于勇敢者的游戏。一个清澈午后,侧脸有暖流,微笑,安宁。大家围坐在咖啡厅的沙发上,慢慢铺展开过往的点滴。
【大学时光】
1997,南京大学迎来了这一年的新生报到。作为新生一员,王老师怀着理想与激情跨进了这所著名学府的大门。当时国际金融专业是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王老师放弃了保送清华大学的机会,选择离家不远的南大国际金融专业。
对于四年的青葱时光,王老师自言感触很大。本以为他会提及金陵:玄武湖边上看过的樱花,双手触摸过的城墙,还有迷恋那地方的深深浅浅的理由。老师却一再提起大学期间学习上的收获:正是当时同学们之间白热化竞争氛围,激励自己认准了方向,孜孜以求、全力以赴,给未来学习铸下了坚实基础。
【国外求学】
本科毕业以后,王老师决定出国留学。当时大家都想申请美国的高校,而自己不愿随大流,踏上了远赴英伦的旅程。在英国学习的第一年,王老师要面临10门课程,压力可想而知,但王老师拿出“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决心,最后成功应对了繁重的课程,并且得到了distinction的最高荣誉称号。
在交换到美国南加州大学时,王老师一直在想着到什么样的地方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事情。俗话说,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在2002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举办的一场学术会议上,王老师碰见了他后来的博士生导师Tom Smith. Smith教授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首席金融学教授,而当时王老师对股票波动方面的研究很感兴趣,对 Smith教授的研究很有钻研。在会议期间与Tom Smith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在他南加州导师(Copeland)的大力推荐下,不久后王老师便受到Smith教授的邀请,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做博士课题研究,并且获得丰厚的奖学金。在Smith教授的指引与鼓舞下,王老师在博士学习期间就取得了出色的研究成果,并在获得博士学位后争取到了竞争极为激烈的金融学博士后职位,开始了职业学术生涯。现在已经在 《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e》 《Accounting and Finance》,《Austral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等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出版Derivative译著一本,并且有多篇工作论文在国际期刊审核。
【教学秘诀】
王老师在昆士兰大学教书的时候,曾经获得过4.7的教评分,这是昆士兰大学历史上获得教评分最高的华裔教授,连他的同事都觉得不可思议。让王老师记忆犹新的,是第一次走入讲堂时,坐在前排一名金发碧眼姑娘脱口而出的那句“Oh,not Chinese again!”当时,老师心头仿佛打翻了的五味瓶,暗暗憋起一股劲。终于,下课时全班同学都为老师出色的讲授所感染,纷纷涌到讲台前提问。而在给MBA同学讲授Asset Pricing时,同学的热情,以及与老师良好的互动让大家顾不上午餐,整个讲座持续了将近7小时。我们在上王老师教授的资产定价课程的时候,也对王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有了切实体会。
在谈到教学秘诀时候,王老师认为要做一个好教师,首先要做好学生。多年的学习经历让他了解了作为学生在课堂上所需要的知识,以及所需要的教学方法。同时,他认为教学必须做到毫无保留,而且不能有任何胆怯心理,这样才可以信心十足地走上讲台,将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承给一代又一代的学生。
【结缘WISE】
谈到王老师为什么选择来WISE做研究,老师坦诚地说有两个原因。一个是WISE雄厚的计量经济学研究实力和WISE的优质生源吸引了王老师。由于目前金融学研究越来越多地使用到计量经济学方法,而王老师在研究中发现,目前有许多研究使用了不正确的计量方法,因而其结论是不可靠的;他越发认识到计量方法在研究中的重要性,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在计量经济学研究方面有很强实力的机构,而WISE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另一个则是源于王老师一个未了的心愿。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他只填报了南京大学国际金融专业和厦门大学金融系。所以这次来厦门大学WISE教书也算是了了自己的一个心愿。
当我们问到王老师对WISE的学生有什么建议的时候,王老师总结了四点:第一:做学问要有良好的动机,要时刻问自己学知识的意义,学习这些知识能不能帮助别人。第二:做学问要有比较好的方法,要学会知识的前后联系,要有活跃的思维,并且积极主动的学习。第三:要有好的指点。在这点上,王老师对学生很有信心,因为学院的老师都很亲切,指导水平也很高,所以学生们也要对自己在WISE学习有信心。第四就是要有毅力去不断的学习,因为在学习和做学问的时候,我们都不可避免的遇到各种困难,这时我们要做的是端正好心态,努力克服困难。当我们越过这个困难后,就会发现阳光总在风雨后。
【业余爱好】
王老师给我们的印象一直是开朗随和,满身热情。不出所料,在聊到老师的业余爱好的时候,王老师随口举了不少:网球、高尔夫、溜冰、旅游、音乐以及看书,可谓动静结合。对于音乐,王老师倾向于喜欢积极的音乐,如Bon Jovi, 因为这样会让自己一直能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王老师游历过不少美丽的地方,也十分喜欢厦门的温暖和湿润。
我们一直奇怪王老师为什么能同时兼顾这么多事情,并且每件事情都能做得到位。王老师说不是每件是都可以事如所愿, 但只要注重效率,勤于思考,想清楚了以后就专注做事,不受杂念影响就可以没有遗憾。在这个浮华气息越发浓重的社会里,保持着一颗本真执着的心是的确珍贵,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WISE 2008级博士生 李家伟 2008级硕士生 缪丽 白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