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王学新,辽宁人。2001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取得工程学士学位,2003年考取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研究生。2012年毕业于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 研究领域为计量经济学理论、金融计量经济学、应用计量。目前研究中的文章为Overidentification Tests。王学新助理教授于2012年秋季学期,受聘于WISE,目前为经济学本科国际化试点班讲授概率论课程。访谈伊始,我们就请教了王老师有关他的出国经历。
2012年12月3日,我们如约来到王学新老师的办公室对老师进行采访。初见王学新老师,感觉老师平易近人,风趣幽默,乐于跟我们分享他的人生经历和心路感悟。
【出国经历】
在就读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研究生期间,王学新老师前往丹麦进行了半年的交换。在丹麦,王学新老师接触到了前沿的经济学知识,才发现原来经济学是这样一种学科,才真正认识到计量经济学的具体含义与研究范围。理工背景的他,对计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决定继续深造。2006年,王学新老师到西班牙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
王老师多次提及出国是一个很锻炼自身能力的机会。在国外,没有父母可以依靠,还要面对语言不通、文化迥异、环境骤变等等问题,而你必须靠自己解决一个个突如其来的问题。出国是一个迅速成长的机会,你必须学会迅速地适应变化了的外部环境。当然,人生是有很多的选择的,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重要的是权衡自己的个人兴趣,认准了一条路以后,要坚持,坚持的信念是很重要的。
纵观王学新老师的经历,老师在人生进行考研深造、出国留学等的选择时不困惑、不犹豫,坚定地追求学术之路。
【学术研究】
王老师目前从事的研究领域为计量经济学,确切来说,是从事计量经济学理论方面的研究。这方面需要扎实的数学理论跟基础。王老师主要做的是假设检验,同时老师说道在这方面做研究的主要缺陷在于实践性比较小,偏向于理论研究,没法用实际数据支撑推导的结论或者定理。相比之下,一般的实证方面的研究则实用性比较大,主要是从微观或者宏观数据提取idea,然后做模型后来检验。假设检验的局限性也就正好在于无法用实证模型来验证。
谈及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遇到的主要障碍是idea的获取。这是非常难得的,有时候真的需要灵感,从而知道应该如何下手或者提出新的问题。还有一方面主要是写作上的障碍。假设检验主要偏向于理论,如何将新的idea表达出来,并引起读者的兴趣,从而完成一篇有意义又很有影响力的文章是一份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尽管面对这么多困难,王老师说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时挺有成就感。可能这跟个人性格有关,老师偏好于在假设检验方面做出有边际贡献的研究。王老师认为,是否从事学术研究跟个人对时间上的安排,思想上的准备,以及个人偏好有很大关系。求学一路走来,告诉他一个道理:坚持就是胜利。在申请出国过程中,可能会有来自同辈工作方面的很多诱惑,也会有很多障碍以及挑战。如果坚持到底,最终会有收获。他也庆幸当时各种机遇,以及自己的一份坚持。
【职业规划】
王老师在讲到自己的职业规划时,他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坚定的信念。当初在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之后,王老师工作了一段时间,从事的关于进出口对外贸易,可能是自己的性格本身的原因,王老师觉得这些工作并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正是抱有想要在学术研究上有所发展的理念,他毅然加入了考研的队伍中。而从理工科到经济学科的转变则与本科时的一门关于交通运输的课程有关联,这门课程激发了老师对经济学的浓厚兴趣。在经过半年的丹麦交流过程之后,王老师更加深刻得明白自己对学术,特别是在数量经济学方面的热情。此次交流不仅打开了老师的视野,也为后续的深造埋下了很深的“情节”,更加坚定了老师读博继续深造的信念。博士毕业之后的老师也曾想过留在国外继续做研究。不过在这方面,老师也说到,由于欧洲国家的地方保护主义比较强,对于外来人员在当地就业是有一定的排斥性,再加上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要想拿到美国的offer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王老师选择了回到中国,用自己所学来报效国家。由于老师坚定在学术圈,所以首选就是大学老师。
老师还提及,要攻读博士,出国留学是不二之选。在国外可以与更多的大师级人物交流,学术氛围也会更浓厚。当然,目前,亚南院的学术氛围是很好的,相比之下,国内其他高校目前更多的是功利性的存在。对于一个想静下心来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员来说,国外的教学模式,启发式的指导方式可能更有增值性。
【与亚南院的“不解之缘”】
王老师在复旦大学交流之后回来的时候,参与了亚南院举办的第一届暑期学校,这是老师与亚南院的首次接触,这次的经历对老师来说很重要,因为它从真正意义上将老师带入了计量经济学的世界,在与院长的首次接触,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老师说自己满满的都是敬仰和膜拜。在王老师国外攻博期间,他在2010年参加了WISE主办的关于假设检验的一次会议,这是和亚南院的再次深入接触,更加加深了老师对亚南院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国际化。因此在毕业之后回国,老师说如果要进大学,一定会首选WISE。因为这一些渊源,也因为亚南院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学术氛围和平台,以及老师和院长研究方向的一致性,最终老师再续与亚南院的这份“缘份”。
【结语】
时间过得很快,王老师与我们侃侃而谈,不知不觉过了一个多小时。此次采访,让我们对王老师了解了更多。我们也从他的经历得到很多启发:做一件事情贵在坚持。我们相信老师的这种精神一定能促使老师在他的研究领域有所建树,祝愿老师的学术之路越走越远!
(WISE2011级硕士 罗淑媚 万会会 萧细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