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WISE人物 -> 正文

【第十期】赵扬教授

作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8-11-10
【人物名片】
      赵扬,原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西方经济学专业,2002年赴美国匹兹堡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2007年毕业后任职于WISE。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学、 货币理论、发展经济学、中国经济等。
 
 
复旦时光
 
      赵老师当初选择经济学作为本科专业时,受到了当时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中国经济发展很快,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刚刚发表,经济改革面临着一个崭新的时代,一直偏爱哲学的赵老师觉得经济学是在社会科学中与哲学最为接近的学科,对理解人类社会和哲学思想都很有帮助,而且与哲学相比,经济学也更加贴近于社会现实。
      赵老师笑言自己读本科的时候,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他不喜欢为了成绩花太多时间,而是比较花力气在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上。但自己是个比较喜欢思考的学生,喜欢关注在别人看起来比较抽象和枯燥的东西,所以顺其自然地读了研究生。
      读完研究生之后,赵老师选择留校教书。提起在复旦作老师的那两年时光,印象最深的是给2000级经济学本科生做辅导员。和思想活跃充满理想的本科生交流思想,为他们提供帮助,是一件快乐而有意义的事情。后来这个班的学生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段时间,赵老师的一位学生、汉盛资本(CRIMSON)集团投资经理徐凯凯先生亲赴厦门,为了支持WISE从事现代经济学研究,决定定期捐款以资助WISE的优秀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WISE洪永淼教授代表全体师生对徐凯凯先生捐资助学的善举表示衷心感谢和赞赏,一时之间,传为佳话。
 
 
匹兹堡岁月
 
     在复旦做了两年助教之后,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去美国留学攻读博士便成了自然而然的选择。2002年,赵老师申请到了匹兹堡大学的全额奖学金,便踏上了赴美留学的异国之旅。匹兹堡大学经济学系历史悠久,颇有声望。研究生在前两年统一接受经济学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训练,从第三年开始撰写论文,一般第五年毕业。
     谈起读博士的感想,赵老师认为做研究最重要的是用功。研究做得好,主要不是靠聪明,而是靠兴趣和投入,只有足够的努力和投入,才能得到好的成果。同时,在博士生阶段,导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某种情况下,导师的指导几乎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导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论文的选题上。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献,选择一个好的题目,或者仅仅是一个可以做的题目,往往是最大的挑战。这方面导师的作用无论如何都不会高估。此外,即使选定了题目,导师的经验也会提供很大帮助。对于作实证研究,有些数据不是可以公开获得的,导师往往可能帮助学生得到需要的数据。在此,赵老师给WISE的同学们,也给广大感兴趣读博士的同学们一个建议:一定要主动联系导师!一方面,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在寻找课题、收集数据、撰写论文等方面都没有什么经验,需要指导;另一方面,一般情况下,导师很少会主动找学生。这个时候,学生除了应该多思考研究课题之外,还应该勤找导师咨询,询问导师对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这是让自己的研究尽快步入正轨并顺利进行下去的最关键的一步。
 
 
WISE生活
 
    “和WISE的缘分也许是命中注定的”。谈到2007年博士毕业时最终选择了WISE,赵老师笑着说道:“当时并没有想到一定要回国,也得到了一些其他的机会,但是WISE的办学理念以及在国内强劲的上升势头还是强烈地吸引了我。在一定程度上WISE和美国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项目基本没有区别。同时WISE的招聘工作做得非常好,动作快、效率高、有诚信,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来到WISE成了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
      赵扬老师研究生期间的研究领域主要是货币理论,偏向于纯理论研究。现在回国之后,根据国内环境的影响,做一些与中国问题相结合的新课题。目前偏向于我国货币政策以及一般宏观问题的研究。这方面会涉及到很多国家的政策,是理论和现实的结合。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够结合WISE计量方面的强势,多做一些实证方面的东西。赵老师对目前WISE的学术环境很满意,除了工作之余和WISE年轻教师们探讨交流之外,赵老师也更多地在关注WISE举办的各类学术讲座。他希望今后能够多些与国内同侪的合作,毕竟,中国经济环境变化之快,只要肯找寻肯挖掘,就能产生出很多好的想法和课题来。
      谈到教学,虽然笔者告知赵老师他在WISE的学生教学评估中得分很高,但是赵老师坦言自己还没有达到最好的教学状态,现在只是按照课本将自己的理解传授给学生,将知识讲解清楚,并让学生将基础打牢。而他心目中最好的教学状态是“将自己的研究和课堂结合起来,将自己的理解融会贯通于各家思想之中,而成一家之言。”
      关于对学生培养方面的看法,赵老师认为,最好是能够根据学生的发展意愿,将学生分类并进行“人性化培养”:向往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可以尝试申请到北美较好高校读博士; 在WISE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应该做好博士论文,以便在国内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获得较好的就业机会;攻读硕士学位并希望直接就业的学生应该学好基础课程,打好扎实的经济学功底,以便能够在未来发挥出自己研究生的潜力,在业界获得更大的发展。
 
热心公益
 
      谈到2008年最难忘的事情,赵老师说是5.12汶川大地震。这恐怕是他这辈子所遇到的最大的灾难了,也是整个国家面临的一次灾难。赵老师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于是,他和一些中学校友成立了“雨山湖助学基金”,发动中学校友募捐,帮助灾区的学校早日复学,最后募集到20多万元。赵老师通过WISE的四川籍学生辗转与四川省教育厅建立了联系,并最终找到了阿坝州下属理县桃坪小学。经过多次电话联系和实地考察,最后确定了为该小学援建电脑教室和图书馆的计划。经过诸多志愿者亲身前往运输和施工,最终在8月初,桃坪小学电脑教室和图书馆在一间板房里建成了。看着桃坪小学师生用志愿者亲自购买运输的电脑以及亲手施工搭建的网络传来的照片,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人高兴的了。现在“雨山湖助学基金”仍然继续在行动,他们现在的项目是帮助北川县三锅中学援建一个图书馆。今后,这个行动还将继续下去,化作涓涓细流,帮助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得到良好的教育机会。
 
业余爱好
 
       谈到业余爱好,赵老师坦率承认自己最大的爱好是音乐——各种类型的音乐。从小到大,音乐贯穿了他的整个生活。从革命歌曲到台湾校园歌曲,从布鲁斯到摇滚乐,从古典室内乐到交响曲,生命的任何阶段和时刻,音乐从来没有缺席过。
       孩提时代,父辈喜欢的革命歌曲以及交响乐开辟了赵老师对音乐最初的爱好。在复旦的时候,因为作过校园电台主持人,有机会听到各种各样的音乐,特别是摇滚乐。从那时起,甲壳虫就成了他心中永远的英雄。
后来,由于做研究需要宁静的思考,波澜壮阔的交响乐和激动人心的摇滚乐便逐渐退出了日常的聆听范围。各种课题和想法时时左右着自己的大脑的时候,可以加入进来的,便唯有和谐优美的古典音乐了。古典音乐众名家里,赵老师的最爱是巴赫,在他的眼里,巴赫的音乐简单纯粹,却描绘着宇宙的本质,如同星空或数学一般简单而变化无穷,平静中充满着丰富的感情,展示了这个世界朴素的大美。
       提起自己的聆听趣事,赵老师忍不住津津乐道于在匹兹堡的一次经历。2003年,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大提琴家之一罗斯特罗波维奇应邀来到匹兹堡,并指挥匹兹堡交响乐团演奏了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响曲》,“柴五”是赵老师高中时的最爱,时隔十几年,异地再次响起时,居然是出自大师的现场版本,自是赵老师的音乐史中一大幸事。
 
                        
                                                                 (WISE  宋江红 采访撰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