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济学科郑挺国教授和经济学院统计学与数据科学系2022级博士研究生陈琳艳、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范馨月(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2024届博士毕业生)合作完成的学术论文“央行沟通、信息溢出与宏观经济运行——基于叙事冲击的视角”在《经济研究》2025年第8期正式刊出。
货币政策的精准实施和有效传导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学宏观调控的重要保障,也是近年来宏观领域的前沿议题。受重大事件与复杂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梗阻,致使其在稳定产出和价格方面的有效性有所下降,而央行沟通机制逐渐受到重视,并承担起疏通政策传导机制、保障政策作用效果的重要任务。然而,现有的货币政策分析框架无法有效识别央行沟通产生的叙事性冲击,无法就央行沟通这一政策工具的有效性、传导渠道及作用机制得出系统的讨论和解释。鉴于此,本文结合现实背景及新时代下货币政策研究需要,从叙事性理论出发,基于央行和新闻媒体两大主体构建叙事性冲击的研究框架,系统分析“央行沟通→新闻媒体—经济主体预期—实体经济”的信息扩散过程,并探究了央行沟通在疏通政策传导渠道和执行宏观调控任务时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央行沟通产生的叙事性冲击与其推行的货币政策立场高度一致,且在经济改革和政策实施的关键时点,央行能将宏观调控、政策变动与经济形势等信息有效地传导至新闻媒体。进一步地,新闻媒体在央行沟通的信息扩散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央行沟通向新闻媒体的信息溢出渠道通畅时,央行沟通中的利率调控与数量调控信息都能有效地管理预期和调控实体经济,但当央行沟通向新闻媒体的信息溢出渠道受阻时,两类调控的成效都被明显削弱。本文通过分析“叙事性冲击的信息溢出”和“叙事性冲击的宏观经济效应”实现对关键局部作用机制的分析;又通过“信息扩散过程的网络分析”和“不同信息溢出区制下的叙事性冲击有效性分析”完成了对信息扩散过程的整体刻画。最终综合“叙事性冲击测度”与“信息扩散过程构建”两个方面的创新,提出了新时代下货币政策作用机制及有效性分析的研究新范式,为未来与政策冲击识别、政策有效性评估和央行沟通等有关研究提供了全新思路和可行方法。
郑挺国,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邹至庄经济研究院和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南强特聘教授,国家级青年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与政策分析、宏观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大数据方法与应用等。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项。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管理世界》、Journal of Econometrics、Journal of Business & Economic Statistics、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recasting、Journal of Multivariate Analysis、Journal of Time Series Analysis等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
陈琳艳,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统计学与数据科学系2022级博士研究生,指导老师为郑挺国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计量经济学、文本分析方法、货币政策分析等。研究成果发表于《经济研究》等期刊。
(人事科研部 刘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