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重要新闻 -> 正文

张五常教授精彩讲述“新制度经济学的来龙去脉”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5-18
     517日下午,厦大经济楼N402座无虚席,世界著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张五常教授应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WISE)等邀请莅临厦门大学,开设了题为《新制度经济学的来龙去脉》的精彩讲座。此次讲座是第三届“制度的经济分析”——厦门国际研讨会(EAI)的最后一项议程,吸引了校内各院系师生及EAI的诸多参会嘉宾到场聆听。WISE副院长赖小琼教授主持了本场讲座。


 

张教授首先介绍道,新制度经济学由旧制度经济学发展而来,早期旧制度经济学实际就是经济历史与经济制度比较,忽视了产权和交易费用。新制度经济学主要“新”在产权和交易费用上,张教授一一详细介绍了二十世纪数字经济学大师对新制度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例如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阿尔钦和德姆塞茨的产权理论,德姆塞茨的信息费用理论、戴维德的捆绑销售等。他说,自己在新制度经济学上的研究成就,很多也得益于这些经济学大师的影响,他们的思想精华对他产生了很大启发。

针对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张教授提到,他在《交易费用、风险规避与合约安排的选择》一文提出的风险和懈责问题以及诱致的风险度量、投机及博弈理论等,则对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他认为新制度经济学应该朝着合约的方向发展,而想要真正研究合约,就应该先从清楚地认识合约是什么开始——想要解释事实,就应该先知道事实是什么。张教授在讲座的尾声总结道,经济学的目的是解释现象,解释事实,因此建议大家多去工厂,多跑街头巷尾,去了解真实世界的经济学,从可以观察到的事实或现象入手,这对今后的经济学研究大有帮助。




    近两小时的讲座中,张教授讲述风趣犀利,见解深入且接地气,在场听众获益匪浅,多次报以热烈掌声。在讲座的最后的提问环节,张教授详细解答了到场听众关于知识产权、中国今后的经济发展及交易费用等方面的疑问,令听众折服。

本次讲座是WISE成立十周年纪念的系列学术活动之一,这也是张五常教授第三次受邀莅临厦大开设讲座。此前,2009年、2014年,张教授就曾应厦大经济学院、WISE之邀分别进行了题为《再谈经济学的穷途末路》和《从哲学角度看经济解释》两场讲座。
      张五常教授于1935年生于香港,1959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师从现代产权经济学创始人阿尔奇安,1967年获博士学位,1969年获聘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教授,1982年返港担任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院长,至2000年退休。其用中文写的《卖橘者言》、《中国的前途》、《再论中国的前途》、《中国的经济革命》等著作,影响了中国整整一代的改革者及青年学子。2014年,张五常教授更新出版《经济解释》,这一著作囊括了张教授毕生的学术思想精髓,被公认为是集张五常教授平生学术功力之大成,也是具有深远影响的经济学经典著作。

 

 

                                (经济学院 何永芳  崔庆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