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下午2点,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James Mirrlees莅临厦门大学90周年校庆论坛“诺贝尔奖获得者系列学术报告会”,在建南大会堂做了题为“The Elimination of Poverty”的报告。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教授洪永淼主持本次报告会。
我校副校长孙世刚在致辞中说,作为厦门大学校庆的重量级学术活动之一,报告会充分体现了学校在校庆筹办过程中提出的 “学术性、文化性、国际性” 的三个要求。报告会使我们与大师们“零距离”接触并分享他们的知识,这将使我们受益终生!他相信,Mirrlees教授的精彩演讲对大家来说,既是一种精神的享受,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并将激发我校师生的工作学习热情!
报告伊始,Mirrlees教授回忆了他所了解的厦门和他的故乡苏格兰所发生的变化,从而引出了他的报告主题。Mirrlees教授回忆说,厦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而我的家乡苏格兰人民的生活水平比厦门要低很多。
报告中,Mirrlees教授首先介绍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贫困状况并系统而全面地分析了中国贫困问题得到显著改善的原因。他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农民人均收入的提高和农村人口数量的下降,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是降低贫困程度最主要的原因;更深层次地讲,中国的工业化在极大地促进中国的经济增长的同时,有力地阻止了农村人口的过快增长,而中国政府实行的各种政策,如人口政策、户口制度、税收政策和农业补贴等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贫困问题的改善。
Mirrlees教授总结说,解决贫困问题,除了医疗、教育和福利等基础方面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提高农民人均收入。“东亚经济奇迹”提供了解决贫困问题的一种方式,即通过引进新品种和增加工业化技术投入促进农业发展。贫困问题对于世界而言,尤其对于很多非洲国家而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Mirrlees教授的报告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提问环节,现场听众用流利的英文就中国的贫富差距的原因、中国税收制度改革所面临的困难及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和资源的合理利用等问题向Mirrlees教授请教,Mirrlees教授一一认真回答了大家的提问并赢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最后,学生代表向Mirrlees教授献上了鲜花以示感激之情。本次报告会从主持、致辞、演讲到提问等各个环节均使用英文,记者从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系列学术报告会的承办单位——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获悉,系列学术报告会将承袭这一风格,目的是突出我校90周年校庆“国际性”特点,使我校师生以更直接的方式与国际大师们交流对话。
(经院诺奖报道组 王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