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重要新闻 -> 正文

90周年校庆活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欧元之父”Mundell教授谈新国际货币体系

作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4-06
      4月5日下午3点半,厦门大学90周年校庆论坛之“诺贝尔获得者系列学术报告会”邀请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欧元之父”Mundell教授,在建南大会堂作题为“The Case for Restabilizing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s”的演讲。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教授洪永淼、经济学院副院长朱孟楠等领导出席了本次报告会,经济学院副院长黄建忠担任主持。
 
 
欧元之父
 
      Mundell教授以其对不同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分析及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分析,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由于他提出的相关理论对欧元的诞生有着重大的影响,故又被誉为“欧元之父”。
 
 
“美欧元”——新的国际货币体系
 
      报告开始前,Mundell教授表达了对厦门大学90华诞的祝贺。
 
      今天的报告延续了Mundell教授关心汇率问题的一贯风格,以“重建国际货币体系”为题,提出了他对解决当前脆弱汇率问题的思考。他首先回顾了自1815年以来,国际汇率制度的变迁,并指出了当今国际货币体系的六大问题:国际基本核算单位缺位、缺乏货币稳定的基础、主要货币(美元)汇率不稳、基础资源价格波动大、高比例美元外汇储备所带来的高资产减值风险、以及需求主导型的储备水平等;同时也指出,这六大问题实质上是一个问题,即美元汇率的不稳定性。
 
      从对国际汇率制度变迁的回顾中,Mundell教授肯定了金本位时代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的制度。他说,在那个所有货币都紧盯一个货币(黄金)的年代,国际汇率是非常稳定的;但在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世界重新回到浮动汇率时代,国际汇率变得越来越脆弱。他认为,欧元的诞生为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曙光。
 
      Mundell教授提出一种类似欧元的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美欧元”(dollar-euro)。该体系以美国和欧洲货币为基础,美元与欧元保持固定汇率不变,其他货币与“美欧元”挂钩。而随着其他经济发达国家汇率的逐步稳定,其也可以申请将其货币加入“美欧元”体系。随着该体系的逐步扩大,类似于欧元的国际货币就将最终形成。该体系对中国也将是有利的,Mundell教授表示,15年后,中国的经济总量将与美国和欧洲持平。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将有利于降低中国出口的汇率风险,从而使中国经济更加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在解释国际货币体系变迁时,Mundell教授颇有新意地以太阳系为喻。虽然所有行星都围绕太阳转动,但如果木星变得更加巨大后,其他行星就会围绕木星转动。同样地,以前的各国货币都以黄金为储备货币,但当美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后(尤其是美联储建立后),各国货币都开始以美元为储备货币。基础货币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经济的发达程度。正因为如此,在他设计的新国际货币体系中,才会以美元和欧元为基础,因为这两个经济体占据了世界经济的40%以上。
 
 
不应向人民币升值施压
 
      有听众问到人民币是否应当升值。Mundell教授表示不同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人民币施压,这并不能解决欧美的国际贸易失衡问题。中国有权运用货币和汇率政策来进行经济调节。
 
 
      精彩的报告,风趣而幽默的回答,让听众“零距离”感受到大师的风采。最后,报告在掌声和鲜花中落幕。
                                                                                                 (经院诺奖报道组  刘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