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重要新闻 -> 正文

厦门大学CSR中心邀请中德贸易可持续发展团队项目主管Rolf Dietmar谈如何促进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

作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11-28
        2011年11月23日上午,厦门大学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文化研究(CSR)中心系列讲座第三讲在经济楼D110举行,中德贸易可持续发展与企业行为规范项目主管Rolf Dietmar率该项目团队十余人为我校经济学科的师生作了一场题为“通过中德合作促进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精彩讲座。
 
        中德贸易可持续发展与企业行为规范项目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世界贸易组织司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代表中德政府开展的项目。该项目时间跨幅为2007年到2012年底,是首个专门关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双边合作项目,旨在促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CSR)。
 
        本次Rolf Dietmar先生的演讲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GIZ和中德CSR项目;中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CSR的推进;国外政府对CSR的推进;以及中国企业实施CSR—公司合作伙伴关系(PPPs)。
 
        首先,Rolf Dietmar谈到,GIZ目前已和全球130多个国家合作,重点关注经济绩效、社会公正和生态平衡。他介绍了中德CSR项目的目标、合作伙伴以及涉及的领域。该项目旨在使主要政府部门和企业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其政策、战略和实践之中。迄今为止,中德项目在政府部门、支持媒介、企业和国际交流四个层次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在第二部分,Rolf Dietmar将CSR与中国政府的关系概括为四种:政府一般支持CSR、政府为CSR提供激励、CSR作为政府的合作伙伴以及政府针对CSR立法。政府在推动CSR的过程中,面临一系列挑战,尤其是地方政府,最突出的挑战是缺乏将CSR战略、政策和实践结合起来的协调机制。此外,还存在对CSR及功能认识不清、政府官员缺乏相关的意识、资金和专业知识不足、CSR培训和咨询服务不到位等等。针对这些挑战,Rolf Dietmar一一提出了对应的改进建议。如制定清晰的CSR促进战略,倡导企业采用自愿性CSR标准,倡导CSR沟通机制的强化。他还结合上海浦东和温州政府的实例论证了促进CSR于政府有利。
 
      接下来,Rolf Dietmar介绍了国外政府促进CSR的情况,从欧盟2011-2014的行动计划到德国将CSR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再到英国、意大利、瑞典等国家对CSR在税收减免、标识制度方面的激励措施,无不给我国政府推进CSR很大的启示。
 
      最后,Rolf Dietmar从中国中小型企业(SMEs)履行CSR的挑战和对策入手,结合GIZ在浙江温州十家试点企业取得的项目成果,论证了企业实施CSR可能带来的利益:员工流失率降低、事故率降低、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能源和资源消耗减少、成本节约、供应链管理水平提升等等。同时,Rolf Dietmar认为企业在推行CSR的过程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高管问责制、激励措施、员工意识与参与、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平衡、绩效评估和定期检查等。
 
      当天下午,Rolf Dietmar带领项目团队和厦门大学CSR中心主要研究人员、必维国际检验集团(BV)厦门分公司代表以及SOE研究生代表齐聚一堂,在经院A501举行了关于CSR热点议题的学术沙龙。郑若娟教授作为沙龙主持,向Rolf Dietmar一行介绍了厦门大学以及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文化研究中心的情况,博得对方的肯定与赞誉,对方并表示有意愿与该中心合作共同推动CSR在中国高校的发展。席间,Rolf Dietmar向BV的黄女士询问了福建和厦门的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状况,通过与浙江杭州、温州、义乌等地的对比,Rolf Dietmar认为厦门可以在CSR上做得更好,关键是要想清楚做CSR的先行者,还是wait and see?沙龙中还针对CSR各种排名和评比指标展开了热烈的讨论,Rolf Dietmar指出要注意指标的可参考性,但要注意第三方评比机构的中立性和客观性,应囊括企业高管、政府官员、学者和民间组织成员。
 
                   (厦门大学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文化研究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