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9日,应厦门大学经济学院EDP中心的邀请,著名中国经济学家与统计学家,原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现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首席研究员的邱晓华博士抵厦为国际资本运作(二期)学员学员们授课,分享他对当前经济热点的看法。
邱晓华从“世界经济、中国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房地产、中国宏观政策走向、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环境、中等收入陷阱、中国经济由大走强的跨越、大宗商品价格”八个方面阐述了近期经济中的热点问题,并对每一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在讲解世界经济时,邱晓华形象的把世界经济想运转比作是“一个地球,四个柱子”的格局。邱晓华认为,当前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形式相对严峻,但是复苏进程并没有改变,出现持续严重衰退的可能性不大。他指出全球经济增长,今年大概3%左右,明年预计大概4%左右。随后,邱晓华详细介绍了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并将二者和日本的情况进行对比。他指出, 美国这次危机实质上是其自身资产负债表出了问题,包括银行、政府、企业和家庭的资产负债表都出现了问题。他分析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主要原因是:货币统一,财政不统一的制度问题。各个国家各怀鬼胎、各打算盘,不严格执行欧元统一政策。施行欧元以后,“猪群五国”(爱尔兰、希腊、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债务快速上升,由于政府无力偿还这些必须要还的债务,所以导致主权债务危机。
邱晓华认为,虽然发达国家的发展确实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是今天的问题不一定会延续到明天,所以他说,全球经济明年不一定是世界末日。同时,他认为造成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就是:发达国家,由民主诉求向民生诉求的转变;发展中国家,由民生诉求向民主诉求转变。总之,各种因素会造成经济增长的长期困难。邱晓华预测2012年的中国经济不会是很好的一年,但是也不会是很坏的一年,主要原因有:第一,投资、消费双驱动的格局得到强化;第二,出口将保持一定的增长;第三,调控力度放松;第四,政治推进力得到强化。总体来说,通货膨胀的高峰已过,下行趋势已经形成,既不会出现严重通货膨胀,也不会完全没有通货膨胀,中国将长期面临通胀压力。
在谈到宏观政策走向的问题时,邱晓华指出政策多变已是常态,政策驱动日益明显,紧缩政策基本结束,未来更多是文中见活。在这里,他强调让大家关注汇率的变动。他认为,整体来看,人民币整体肯定是在升值,但是不排除阶段性贬值的可能性,考虑到汇率的问题,他建议大家持有货币的多元化。他指出,由于中国经济三大动力的潜力大,所以经济不会硬着陆。过去三十年,经济增长主要靠:(1)结构性改进带来的增长动力:工业化、城市化、区域化等;(2)体制改进带来的增长动力:市场化、国际化、多元化等;(3)民众创业、就业带来的增长动力:传统文化和民族特性等。而未来三十年,中国经济增长结构性改进的动力还远没有发挥出来;商品市场化虽然已经达到一定程度,但是要素市场化的程度还很低,潜力还很大;民众创业、就业的热情,相比于西方,是“有过之而无不可及”,这就构成了“最朴实、最可靠、最持久”的增长动力。所以,邱晓华认为那些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将熄火的言论必定失败。
在为大家分析中国经济的时候,他指出我们要坚定信心、艰苦奋斗、扎实工作,做到以“信心为伍、预期引导、包容宽厚、创新弃旧和忧患内敛”,并坚信“中国经济虽然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途是光明的”。每讲到兴起指出,邱晓华就会引用历史名言来阐述当前经济,为了说明“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他专门引用孙中山先生的一句话:“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来说明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他指出政府应该懂得“早顺应,早主动;晚顺应,晚主动;不顺应,就被动”的道理。在讲到经济转型的问题时,他还特地以欧洲高福利造成的苦果为例阐述了“违背规律,终将受到规律的惩罚”的客观事实。邱晓华的演讲激情和语言的幽默使得在座的学员听的津津有味,各个兴趣高涨,并是不时为邱晓华热情洋溢的演讲送去阵阵掌声。
讲座的最后,邱晓华还准备留出一定的时间和在座的学员进行互动,并且耐心地回答了每个提问者的问题,全天课程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经济学院EDP中心 王凯 谢愉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