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2025年政治经济学高端论坛暨期刊论坛在厦大经济楼如期举行。
该论坛是2025年习近平经济思想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暑期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主题为“实证政治经济赋能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由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邹至庄经济研究院、厦门国际银行主办,厦门大学习近平经济思想教研中心、《资本论》数字纪念馆承办,《中国经济问题》编辑部协办。论坛包含主旨演讲、期刊论坛和青年论坛等环节,来自国内外多所高校教师、硕博研究生,以及暑期学校学员等参会。

当天上午,在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院长周颖刚的主持下,开幕式在经济楼N402报告厅举行,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高忠华致开幕词。

周颖刚教授主持开幕式

高忠华书记致辞
高忠华表示,厦门大学自1921年建校之初就孕育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研究的学术传统。王亚南和郭大力在20世纪三十年代翻译出版《资本论》三卷本,不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也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经验的系统理论概括,是中国共产党不懈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宝贵思想结晶,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做出了重要原创性贡献。作为高校经济学科,我们应当积极行动起来,认真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在此基础上有效组织开展体系化与学理化的研究和阐释工作,运用学术语言阐释政治理念,借助学理明晰道义所在,对党的创新理论进行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和体系化建构,提升理论说服力和影响力,为理论提供更为坚实的学科基础。
主旨演讲
随后,主旨演讲环节拉开序幕,武汉大学冯志轩教授、曲阜师范大学刘刚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冒佩华教授、南开大学乔晓楠教授、西北大学吴丰华教授、清华大学龙治铭副教授、厦门大学刘晔教授、四川大学唐永副教授、厦门大学徐春华副教授依次带来精彩主题报告。该环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郑红亮教授、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林友宏副教授主持。


郑红亮教授、林友宏副教授主持主旨演讲
冯志轩:批判实在论、地方性知识与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一个基于ABM的考察

针对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问题,冯志轩教授通过引入批判实在论,社会定位理论和地方性知识理论将主体的实践纳入一般理论框架,探讨经济实践与理论建构的关系;采用ABM构建形式化思想实验。冯教授的研究采用后退论证法得出重要结论:自主知识体系能够更好地捕捉每个经济体特殊的宏观结构和社会关系,也能够更好地发现由于个体互动和历史过程所形成的社会涌现性;相较于主张社会科学无地方性差异、可凭借统一模式加以解释的"普遍主义"认知范式,自主知识体系展现出更强大的现实解释力与预测效能。
刘刚:“服务业之迷”与高质量发展的政治经济学

刘刚教授从“服务业之谜”切入,分析了如何运用马克思的大部类“互补性”结构把握鲍莫尔等学者视之为“悖论”的非平衡增长机理,揭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产效率提升—经济结构服务化—增长速度放缓”规律,运用其中“效率—结构—速度”三者间的“负相关”关系阐明我国高质量发展阶段取代高速度增长阶段的学理逻辑。同时,运用政治经济学中关于必需品生产效率和经济剩余决定其他部门发展空间的分工原理,探讨了高质量发展阶段教育和医疗等服务业部门扩张的客观规律,并运用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原理论指出,某些能够提升健康水平和人生见识的医疗和教育等服务业,虽不具备“生产性”但应视为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所在,应在理论上肯定这些行业部门相对扩张的合理性。
冒佩华:马克思经济学经典文本中的数量分析思想

冒佩华教授系统阐述了马克思经济学中的数量分析方法体系,该体系包含方程式、函数、图形和图表等数量关系分析工具。在理论层面,冒教授指出首先是将质与量相结合来揭示商品经济运动规律,其次是以平均数规律为核心,最后是强调按比例发展规律的重要作用。针对当前复杂经济关系下的政治经济学数理研究发展,冒教授认为从初等数学转向高等数学需严格区分价值实体、价值和价值量这三个基础概念,明确马克思经济学中的价格机制与西方经济学价格理论的根本差异,科学界定马克思经济学视域下的经济增长内涵。
乔晓楠:不断做强做优做大中国数字经济的思考

数字经济作为重塑全球要素资源配置、重构全球经济结构和变革国际竞争秩序的关键力量,乔晓楠教授强调持续推动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乔老师分析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十大趋势性特征,通过多维度分析框架展开深入探讨:在宏观层面基于国民经济整体视角,在中观层面聚焦省份和城市发展差异,在微观层面考察数实融合进程;同时从生产效率、资本有机构成和收入分配三个维度解析数字经济的影响机制,并深入分析规模效应、再生产网络重构和数字平台企业成长等关键议题,从而系统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研究指出,发展方向在实数融合,关键领域是数字服务,核心机制为规模效应,拓展空间是国际业务,必要保障为收入分配。
吴丰华:耐心资本的稳就业效应——基于政府引导基金建设的视角

基于企业劳动雇佣能力和规模对于稳就业的重要性,吴丰华教授的研究揭示了政府引导基金通过缓解企业的流动性约束和促进生产规模增加了企业用工需求。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开展机制检验,验证了流动性约束缓解和生产规模扩张效应的显著性,并进一步考察了相关影响效应在劳动密集型、融资约束水平和税收负担不同的企业的异质性。
龙治铭:产业资本循环与“脱实向虚”——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与政治经济学研究

龙治铭副教授结合马克思产业资本循环理论和虚拟资本理论,提出了一个产业资本和虚拟资本的周期耦合运动分析框架,并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实体-虚拟双系统模型。其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系统的整体循环结构和虚拟资本的“双峰”波动特征。龙老师还揭示出,闲置货币与资本市场额外流动性在预期收益率影响下的相互转化,是决定产业资本游离资金流向的关键机制。龙老师认为通过立足生产视角研究金融现象,有利于更加深入把握虚拟经济运动规律,防范“脱实向虚”,表现出良好的社会科学实验特点,表明基于复杂科学的方法进行经济分析是可行的。
刘晔:习近平服务新发展理念的税收观在福建的孕育与实践

刘晔教授首先阐述了新发展理念在习近平经济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基于历史资料和课题研究,梳理了相关理论源头与福建实践案例。接着,刘教授详细解析了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高度重视和直接指导税收工作所形成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成果,尤其是习近平经济思想中服务新发展理念的税收观,具体包括服务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税收观。最后,刘教授强调了税收在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并分享了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推动多项社会福利政策方面的生动实践。
唐永:工业智能化、经济服务化与劳动者就业变化——一个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模型与经验证据

唐永副教授将工业智能化、经济服务化与劳动者就业变化纳入统一分析框架,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基础拓展两大部类模型,构建起包含工业机器人生产、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生产性服务和生活性服务的五部门理论模型,用于分析智能化的就业效应及作用机理。唐老师的研究进一步借助省级面板数据开展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工业智能化对劳动总量的影响不确定,却会冲击工业生产部门;产业结构升级与劳动力成本的共同作用,在抑制制造业就业的同时提升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机会,并且工业智能化的就业效应具有异质性。
徐春华:中国行业间的不平等交换程度研究——政治经济学一般利润率视角

徐春华副教授讨论了不平等交换的成因,以及农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贡献和相应处境。徐老师基于价值转移与不平等交换理论,从静态与动态视角构建分析价值转移与不平等交换的数理模型,推算出中国1981-2018年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两大部类视角估算经济体中的一般利润率以及不同行业的超额利润率,由此构建不平等交换的测度指标,探析行业不平等交换问题。研究发现,中国的一般利润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行业间的超额利润率差异是导致不平等交换的主要原因。这为理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提供了重要视角。


期刊论坛

下午,在《南开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王乃合教授的主持下,期刊论坛如期举行。《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版)》编辑徐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编辑部主任兰鹏、《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版)》编辑部主任黄寿峰、《厦门特区党校学报》编审黄爱东、《学海》编辑于文领、《亚太经济》副主编黄启才、《政治经济学季刊》编辑部主任钱飒飒、《政治经济学评论》编辑周慧珍、《中国经济问题》编辑部副主任徐春华等期刊代表出席并参与讨论。
青年论坛
随后,三场青年学者论坛同时举行,来自国内多所高校的中青年学者带来他们的最新研究报告,分别围绕数字经济与新质生产力研究、政治经济学经典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实证政治经济学研究等话题进行观点分享和讨论。

青年学者论坛由《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主任黄寿峰教授、《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编辑部主任兰鹏、《亚太经济》副主编黄启才主持。
“厦门国际银行杯”征文颁奖仪式
为激发广大青年学者和青年学生学习和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热情,本届暑期学校发起“厦门国际银行杯”征文,征稿对象为国内外青年学者。本次共接收近50篇投稿,经过3轮专家评审匿名打分,共评选出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5篇,以及优秀奖8篇。厦门国际银行董事会秘书祝建武、周颖刚院长共同为获奖作者颁奖。




论坛举行了简短的闭幕仪式,厦门大学张兴祥教授发表了感言,对获得论文奖项的学员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主讲嘉宾、期刊同仁以及学员们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感谢厦门国际银行对本次暑期学校的鼎力支持。他提到,已连续举办九届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系列暑期学校是厦大政治经济学的品牌活动之一,期待越来越多的知名学者、青年学者,以及多元社会力量参与到活动中来,共同搭建政治经济学学术交流的优质平台,推进政治经济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至此,为期四天的2025年习近平经济思想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暑期学校落下帷幕。
(经济学科 张园 林琦婧 何永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