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经济科学学科“十五五”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主办,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厦门大学邹至庄经济研究院、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承办。厦门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超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副主任刘作仪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高忠华主持开幕式。

吴超鹏副校长在致辞中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要“改进科技计划管理,强化基础研究领域、交叉前沿领域、重点领域前瞻性、引领性布局”。厦门大学作为中国经济学教育和研究与国际接轨、在国际学术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窗口之一,理应回应国家重大需求与时代诉求,为“十五五”期间中国经济科学进一步发展做好顶层设计,提供科学规划。本次“十五五”发展战略研讨会正好搭建了优质的交流平台,期待各位专家能够充分交流思想、碰撞智慧火花,激发出更多创新性、建设性的成果,也希望厦门大学经济学科继续发挥在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金融经济等领域的优势,积极推动经济科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相关领域的交叉研究,为“十五五”期间经济科学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刘作仪副主任在致辞中表示,自科基金委近年来主要围绕两项措施展开了一系列改革:首先是经费分配方面向青年科研人员进行倾斜 ,将经费分配给最具创新活力的一线人员。例如,基金委评委和资助对象中45岁以下的占比接近60%,50岁以下的接近80%-90%,这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长年龄阶段相契合。第二项是对科研风气的改革。例如,在基金委的评审会议中,严格规定答辩项目时禁止提示性、评论性发言,只能针对问题提问等。对于通过非正常途径打招呼的行为,基金委严肃处理。这些措施旨在改进中国学术界科研风气,为年轻人发展和中国科技创新力提升创造有利条件。得益于这些改革,近年来中国的基础研究获得迅猛发展,得到国际学术界认可。

中国科学院、厦门大学洪永淼教授代表课题组作了题为“经济科学‘十五五’发展战略研究”的主旨报告。报告依据“十四五”期间由教育部计量经济学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开发的数据库数据,聚焦经济学科的发展趋势,回顾了“十四五”期间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洪永淼教授指出了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经济科学需要肩负的任务与使命,同时对经济科学各学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随后,中国科学院汪寿阳教授、浙江大学张俊森教授、南方科技大学孙宁教授、清华大学田轩教授分别带来了主题演讲,题目依次为“谈经济学与管理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几点思考”、“劳动经济学研究:范畴、发展与展望”、“微观经济理论的进展和展望”、“金融经济学研究发展趋势和‘十五五’展望”。

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40余位专家学者还围绕“方法与理论”、“财政与金融”、“交叉与应用”3个主题进行了分组讨论,并针对讨论结果进行了汇报。刘作仪副主任最后为研讨会作会议总结。
【项目情况介绍】
由洪永淼教授、汪寿阳教授带领的项目组于2019-2024年期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经济科学“十四五”学科规划的研究工作,并于2024年12月再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济学科‘十五五’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立项。项目将通过文献计量、专家咨询、调查问卷等多种研究方法,深入剖析经济学科的发展现状、态势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期为“十五五”期间经济科学学科的持续发展提供科学规划与发展建议。
(CHOW 林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