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重要新闻 -> 正文

中信银行厦门分行行长周华作客我校经济学科谈职业发展

作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2-11-22
        2012年11月21日下午,中信银行厦门分行行长周华作客我校经济学科职业发展系列讲座,为同学们作题为“在平凡中锻炼成长”的报告。

        周华行长198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国际金融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院国际金融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就职于中信银行总行信贷部,1997年-2002年任香港振华财务公司董事副总经理,2002年7月起就职于中信银行总行,历任同业及投资银行部总经理、公司银行部总经理、国际业务部总经理等职务,现为中信银行厦门分行行长。
 
        周华行长的成长历经中国经济从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改革开放大潮,故而挑战和机遇都很多,所以获得了很多磨炼与成长。他结合个人经历,对在座的同学们就职业规划提出几点个人的经验和感触。

一、职业的选择和个人性格紧密相关
        周华行长就个人的情况讲解分析,他觉得自己选择一直在体制内工作,跟个人的性格有密切关系。他性格中偏于追求稳定,遵循制度,顺从大潮,改变但不会去做太大的改变,更加偏好循序渐进,所以一直留在银行系统内部,一步一步顺势成长,最终走到今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周华行长还举例他的另一大学同学兼室友的个人发展历程:性格中有强烈的不安定性和创业欲望,不愿安于现状。虽然一同进入中信银行,工作一年后到下海到海南创立信托公司,失败后回北京在外资银行工作几年,随后又到海南经营股票基金,90年代抓住国有股配股的机会大赚一笔,随后到上海投资房地产,目前成绩斐然,胡润富豪榜上有名。
 
        周行长提到,制定明确且长期的职业生涯目标至关重要。他说到一个哈佛的职业生涯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如果有长期的目标并能够始终坚持,一二十年后大都能够在各行各业成为领军人物;如果只有较短期的目标并能够一步一步地达成,一二十年后多能居于社会的中上层;如果目标模糊,多为中下层;如果没有目标,生活最终贫困。
        目标制定后,长期的坚持目标也需要有能力和勇气打破自己习惯的东西。周行长提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个人发展简历很值得学习。毕业后去中央军委任秘书,82年,习近平主席29岁,下调到河北省基层正定县担任县委副书记,后任书记;之后一直在基层工作,厦门、宁德、福州、福建省工作,最后调回到北京,直到任总书记,从基层做起,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    
        同时,周行长也以自己为例,谈到毕业后进入信贷部门,工作的前一年半管理档案,做项目台账,计算项目利息,都是些不起眼和很琐碎的工作,但是自己也从这些琐碎枯燥的工作中积极汲取有益的知识。正是自己踏实的工作,得到了同事和领导的好评,为第二年去业务部门的转调打下了基础。
 
三、懂得经营自己
       周行长强调,尽量选择与自己性格和兴趣相适应的工作,但若不相适应,要懂得经营自己,使自己的性格和兴趣与所从事的工作相适应,把现在的工作变为自己以后成功的平台。
       然后,周行长着重强调了从事商业银行工作所需要的几种特质。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对宏观经济的洞察力,了解经济周期。商业银行经营的本质上是风险,当整体宏观经济表现上行的时候,业务决策比较容易,整体市场风险较小;当宏观经济不好的时候,业务决策的风险就大幅上升。其次,要时刻保守谨慎,始终把风险放在第一位。商业银行的风险是和收益对等的,要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再次,要培养综合地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如在银行中工作,不仅要懂得既得报表上的数据信息来分析,还要能够综合地运用其他信息来观察企业的经营状况。如用受贷企业的用电量等初步评价企业的生产状况,进而评估此信贷单风险。
 
        最后,周华行长总结道,工作中要居于平凡,但是不能甘于平凡。职场中“打工者心态”难以成功,应要有“主人翁心态”,抓住身边的机会做好每一件事,以展示自己的才能,这样才能获得成长,最终取得成功。
(WISE2012级硕士生王航 2012级博士生 许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