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重要新闻 -> 正文

中国实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10年成绩显著

作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9-09-28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28日在国庆新闻中心举行的发布会上介绍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教育发展成就,在回答记者关于国内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目标问题时表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自1998年以来进行了十年,中央加大扶持力度,所支持的学校由最初的7所增加到34所,科研经费由校均1个亿增加到12个亿,取得成绩显著,大大提升了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郝平表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计划确实已经进行了十年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计划也叫“985工程”,是在1998年5月4号,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的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需要有若干所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之后,就启动了支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工程,简称“985工程”。

     郝平说,当时,先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后来又有7所大学,后来到34所高校。这34所高校在1998年的时候,每个学校科研经费校均1个亿,非常低,到了2007年达到7个亿,有的学校已经达到12个亿,而校均科研经费达到12个亿的水平相当于美国AAU(美国大学联合会)所属高校的校均水平,相当于澳大利亚八校联盟的校均水平,所以这个支持力度是相当大的。

     郝平归纳“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所取得的显著成绩,他说,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升,产生出了一大批具有国家标志的科研成果;比如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自然科学一等奖,很大比例的获奖者都是“985”高校的教授学者。第二,这些大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大的科研任务。比如国家重点实验室的50%、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委托单位50%,都是“985”高校。第三,汇聚了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准的中青年学者,也促进了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

     郝平表示,学科建设有了重大突破,我想再强调一点,比如以SCI文章,SCI文章在1998年这些大学校均200篇,所有学校加起来只比哈佛大学多一点点。到了2007年,这些学校的校均1000篇,增加了5倍,而一些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达到校均2300多篇。这个就略高于澳大利亚八校联盟,比如墨尔本大学,他们是2200篇,我们是2300篇,略低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这些学校大概是2700多篇。当然,在“985”高校的建设当中,道路还很远,还有很多困难,还有很多薄弱学科,需要加强建设。教育部提出以创新机制、突出改革、加快建设、早出成果,作为下一步985工程建设指导思想继续加大对这些学校的支持。

转载自凤凰网(张艳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