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1日,瑞典当地时间13点(北京时间19点),瑞典皇家科学院公布了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三位经济学家分享了这一荣耀。
获奖者为麻省理工大学的彼特-戴蒙德(Peter Diamond)、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克里斯托弗-皮萨里迪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美国西北大学的戴尔-莫滕森(Dale. T NORTENSEN)。瑞典皇家科学院表示,他们对市场的分析使其可以得到这个奖项。“市场大部分交易都是为贸易而进行的,当然会出现一些贸易摩擦,买者很难得到想要买的买品,而卖者很难找到消费者。在劳动力市场上许多公司也发现会有许多工作空缺,而一些失业人员找不到适合的工作岗位。”分析指出,三位获奖者的理论解释了市场上的这种冲突,他们的成果有助于更加合理地雇佣工人,有助于确保失业者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有助于各国政府有效地应对失业问题。
彼特-戴蒙德
彼特-戴蒙德等人所开发的理论是解释了市场上这种冲突,他们的理论是基于微观经济学理论的,也就是市场合理产出,他们的工作也就是意味着雇佣工人要更加合理,在招聘人员和需求工作应该提供合理的机制。戴蒙德的理论已经成为一种领先的理论体制,那就是针对劳动力市场而说的,对于解决各种政策问题是很有帮助的。但他的理论是远远可以适用于劳动力市场之外其它领域,可以用于整个房地产市场在经济学以及家庭经济学等等。今年的获奖者他们的理论已经极大的改进了相关的市场理论。
彼特-戴蒙德生于1940年,现为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戴蒙德以在最优税收领域的开创性研究而著名,最优税收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公共政策领域。
戴蒙德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国家债务对经济行为的长期影响。此后,戴蒙德开创新性的将收入分配与经济效率结合起来,对商品税收进行了分析。戴蒙德最近对经济繁荣与衰退的研究,则关注每个生产者行为的“外部效应。”戴蒙德的代表作品有:《社会保障改革》、《税收、不完全竞争与社会保障》、《按时》等,并即将出版《拯救社会保障:一种平衡的路径》。
1994年,戴蒙德获西北大学颁发的欧文-普莱恩( Erwin Plein Nemmers Prize )奖。在颁发该奖时,西北大学校长阿诺德-韦伯曾说“戴蒙德教授的研究为其他经济学家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很少有学者能做到哪怕一次,而戴蒙德却三次做到了。”此外,戴蒙德还是美国社会保障研究院的创始人之一。戴蒙德获得计量经济学会1984年,戴蒙德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1978年,戴蒙德被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克里斯托弗-皮萨里迪斯
克里斯托弗-皮萨里迪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个人非常荣幸能够获得这一奖项。对于专业领域来说,这一奖项将促进该领域相关的研究和发展,也会激励更多的人投入到相关的研究中。”
对于普遍关心的失业问题,皮萨里迪斯表示,自己刚开始研究的时候欧洲的失业率已经开始上升了,所以他知道失业问题将会影响政府的政策,将会有更大的社会意义,如果社会不采取措施,失业率将可能会进一步升高,而经济学家对此却难以提出有效的理论来应对这一现象。他说:“所以我们致力于开发一个新的理论模型来解决这一问题。而这个新的模型现在确实收到了效果。”
皮萨里迪斯于1948年出生在塞浦路斯Nicosia,他拥有塞浦路斯和英国双重国籍。皮萨里迪斯于1974-1976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学习,1976年在伦敦经济学院学习此后留校任职至今。他主要的研究领域是劳动经济学。他在伦敦经济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本科毕业于英国埃塞克斯大学。
他的学术思想主要受森嶋通夫和戴尔-莫滕森影响,今天莫滕森也分享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皮萨里迪斯的主要学术贡献包括基于失业匹配函数的宏观经济搜寻及匹配理论,以及经济的结构性增长等。
皮萨里迪斯现任伦敦经济学院的经济学教授。他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宏观经济学的多个领域,其中最主要的是劳工、经济增长和经济政策。今天他以搜寻摩擦理论和在宏观经济学方面的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皮萨里迪斯最知名的学术成就是针对劳动力市场和宏观经济间交互作用的搜寻和匹配理论。他还推动了匹配函数概念的确立,该函数用于解释某个特定时间段内失业至就业的流动状况,他还是利用这一函数进行经验估算方面的先驱之一。近来皮萨里迪斯主要从事经济结构性调整和增长的研究。
除今天获得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外,皮萨里迪斯还于2005年与莫滕森共同获得了IZA劳动经济学奖。他还是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英国计量经济学协会会员。
戴尔-莫滕森
戴尔-莫滕森则表示,如果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将要付出很多努力,在这一过程中有效的政策是完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他说:“我们如何确保这些失业者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而他们自己也能够通过各种措施来实现这一目的,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有效地应对失业率,帮助更多的人找到合适的工作。这也是我和我的同事一直在努力的东西,应对如今全球经济面临的下滑趋势。”
戴尔-莫滕森生于1939年2月2日,现年71岁。莫滕森是美国公民,现任职于美国西北大学。他主要的研究领域是劳动经济学。莫滕森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维拉马特大学获得学士学位。他的学术思想影响了皮萨里迪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今天后者也分享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1965年以来莫滕森一直在美国西北大学任教。除劳动经济学外,他还研究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学理论。莫滕森最知名之处是他在摩擦性失业理论方面的开创性研究工作。从这一成果出发,他进一步研究了劳工移动率和再安置等方面的问题。
除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外,莫滕森还获得过2005年IZA劳动经济学奖,2000年成为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1979年成为美国计量经济学会会员,1965年获得亚历山大-亨德森奖。
2008年9月,戴尔-莫滕森曾通过WISE与德国欧洲劳动研究院(IZA)合作的远程视频系统给WISE师生们带来了题为“Labor Market Friction, Firm Heterogeneity, and Aggregate Employment and Productivity”的讲座,并取得了积极的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