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下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曹和平教授应邀来到厦大经济学科,为师生们带来一场题为“2017经济增长与2022经济技术变革”的精彩讲座。
讲座伊始,曹教授展示了两张世界地图,通过对比得出换个角度看世界的重要性,并且送给了未来7年中国建设的思想家们一句话:“和平年代培养专家,变革年代需要思想。”随后,曹教授通过两个小故事介绍了第三方平台市场相关概念。一是关于厦门机场的故事,他将厦门机场比作了卖座位的第三方平台,它为进出港航班、人员提供了第三方的服务;而航空公司的角色就是做市商,让场内业务活跃;去哪儿、携程等中介公司的角色为成市商,其功能是把场外业务导入场内。通过对厦门机场例子的剖析,曹教授提到了“做市三商”(即:做市商、成市商、价格收敛商)理论,并且指出我国证券交易市场还不符合“做市三商”理论,不能扮演价格发现的角色。第二个故事中,曹教授介绍了去邮政局化和去中央银行化。他提到,邮政局网点业务由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的没落,再到银行间市场的快速演化,其中的原因就是经济技术变革。通过这两个小故事,曹教授指出“第三方平台市场经济恐怕是21世纪制高点,中国似乎已经冲到了前面,但最终结果让我们拭目以待”。
随后,曹教授对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做了预测与展望。他预测2017年中国GDP增速为6.8%,其中第一季度增速已经公布为6.9%,第二季度预计为6.8%,而第三、四季度GDP增速均为6.7%。他从影响宏观经济的实体五变量(投资、消费、出口、库存、就业)和名义四变量(CPI、货币发行、利率、汇率)进行了简要分析,其中实体五变量均显示经济向好,而名义四变量两好两坏。
最后,曹教授通过将鞋垫作为压力电源和深圳智慧城市建设两个例子,介绍了经济技术变革对人们配置资源从而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影响。他指出当前社会正在处于由信息互联、到万物互联最终转变为智能互联的发展格局,曹教授将其比喻为一场“悄悄的海啸式革命”,他认为“2022年前后,中国重大核心区将会出现爆发式成长,更多企业会成为第三方服务中介,而高校博士、硕士毕业生创业也将更少依赖于资本,他们可与重资本企业(指大量资本金才能创办、运行的企业)处在平行的起跑线上”。

曹教授讲座深入浅出、例子鲜活、充满幽默,观点犀利,且富有前瞻性与启示。曹教授还在现场回答了同学的提问,整场讲座在掌声中圆满结束。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建发教授等听取了讲座,讲座由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朱孟楠教授主持。
(WISE 2016MA 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