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重要新闻 -> 正文

感恩的情怀 精辟的言谈——经济学院30周年院庆之“杰出院友论坛”

作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2-07-01
       2012年6月30日下午,经济学院成立30周年暨经济学科创立91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之“杰出院友论坛” 在科学艺术中心音乐厅举行。论坛由副院长朱孟楠主持。
 
       副校长李建发致辞,对各位来宾和校友的莅临表示欢迎和感谢。在简要介绍经济学科91年发展的辉煌历程之后,他指出,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教授陈抗,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主任龚晓峰,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志彪三位嘉宾将与大家一同分享他们的研究心得,他们的主题演讲一定会给经济学院30周年院庆添光加彩,并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在主题演讲开始之前,院友陈爱京女士为经济学院赠送了她专为院庆撰写的《爱的微记忆——陈爱京人生事业回眸》一书,李建发副校长代表接受捐书仪式。院友论坛上,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梁琪向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赠送精美礼品,祝愿经济学院的未来展翅高飞,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更辉煌的贡献。
 
       第一位演讲嘉宾、院友陈抗做题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历史、现状与前景》的主题发言。他说,经济学院发展的30年,同时是中国改革的30年,也是院友发展的30年。从中国经济改革的初始条件和战略选择,到目前经济发展方式的形成与路径依赖,再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条件和前景,陈教授条分缕析,图文并茂。如果不转变政绩观,不触动现有的利益格局,不打破权力与资本的联盟,就无法调动结构的优化,转变不了既定的“发展”方式,这才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
 
       第二位演讲嘉宾、院友龚晓峰做题为《中国制造何去何从——“五化”背景下的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的精彩发言。他深入分析了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内外部环境,以及我国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深层次的问题,对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
 
       第三位演讲嘉宾、院友刘志彪做题为《中国要主动创造第二波经济全球化的战略机遇》的主题发言。他阐述了以出口导向为特征的第一波经济全球化战略是西方国家给中国创造的,而第二轮全球化战略是中国给自己、给世界主动创造的一种战略机遇。比较了两波经济全球化战略在目的、前提、核心内容、路径、实施方法和所依据产业上的区别后,他指出,实施第二波全球化战略最为关键的政策目标是要扬弃出口导向战略。
 
       演讲结束后,进入现场互动环节,三位嘉宾分别回答了在场同学的提问。
 
       最后,朱孟楠做论坛总结发言。他称赞说,三位校友发言精彩、观点精辟,富有创新性和启发性,言谈中也让大家感受到他们对母校和母院的深厚情怀,彰显了院友们勇于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胆略、能力和责任感。
 
                                                                   (文\经济学院院庆宣传组 陈雅萍  图\蒋志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