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20日,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管理学家、会计学家和教育家,我校文科资深教授葛家澍九秩华诞的日子。当天下午,葛家澍教授从教六十五周年暨九秩华诞庆祝会在克立楼三楼报告厅隆重举行。
原福建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亚衍,我校校长朱崇实,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著名会计学家、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松年,著名会计学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郭道扬,南京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杨雄胜、厦门市财政局局长黄强、厦门市审计局局长沈永贵、中国民主同盟厦门市委员会副主委陈维加、广东商学院校长王华、中国会计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周守华、经济科学出版社副社长郭兆旭、立信会计出版社社长窦翰修、我校副校长赖虹凯,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白锡能,经济学院院长张馨、管理学院院长沈艺峰等嘉宾,葛家澍教授的家人、朋友和同事和他培养的60多位博士以及我校200多位学生出席了大会。副校长李建发主持庆祝会。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审计署总审计师孙宝厚,福建省委常委、副省长陈桦,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财政部会计司、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福建省委教育工委、民盟福建省委、福建省教育厅、财政厅、地税局、省会计学会、民盟厦门市委、厦门市财政局、审计局、市会计学会、市审计学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暨南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广东商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厦门大学、我校党委书记朱之文、校长朱崇实、党委原书记王豪杰及全体校领导、校长助理,各机关部处、经济学院、管理学院、会计系、会计发展研究中心、财务管理与会计研究院、厦门大学出版社等单位和领导发来了贺信、贺电,赠送了花篮。
朱之文、王豪杰因身在外地无法亲临庆祝会,他们都亲自打电话或委托专人转达了对葛家澍教授的感谢和祝贺。
沈艺峰首先介绍葛家澍教授的学术成就和杰出贡献,代表学院向葛家澍教授送上祝福。他说,葛家澍教授在担任经济学院院长期间,努力促进我校经济学科建设和发展。在他的积极推动下,经济学院成为国内最早开办MBA的学院之一。管理学院的成立和今天取得的成绩,也是当年葛家澍教授“以战略家的眼光栽下的花所结出的果实”。
朱崇实在致辞中代表学校、代表朱之文书记,并以他本人的名义向葛家澍教授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朱崇实说,我和朱之文书记都是葛老师的学生,向葛先生表示敬意,也就是向教育表示敬意、向科学表示敬意、向厦门大学表示敬意。他指出,葛家澍教授是我国最早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的会计实践和会计理论相结合的学者之一,是国内最早向西方会计学界了解、研究、借鉴西方现代的会计学理论和会计制度的学者之一,是我国会计理论制度体系创建的奠基者之一。
朱崇实表示,厦门大学非常荣幸拥有国内最好的会计学科,而这份成绩的取得,要感谢很多人,其中包括葛家澍教授。葛家澍教授不仅是杰出的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和会计学家,也是一名杰出的教育家。他在担任我校经济学院院长期间,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学院和经济学科的发展,最早提出了“引理入经”和经济学科发展要走国际化道路的看法。这些看法,大大促进了我校经济学科的发展。
朱崇实指出,葛家澍教授还是一个卓越的战略科学家。他对学校在“985工程”建设中如何发展管理学科,增强国际竞争力提出了自己卓有远见的意见和建议,成为当年学校组建管理学院和管理学科的基本原则。如今的管理学院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最有特色、最有水平的管理学院之一。这些成绩的取得,要感谢葛家澍教授当年的远见卓识,感谢他在关键时刻提出非常关键的意见。
朱崇实最后说,葛家澍教授不仅在治学上是楷模,而且在为人处世上也是楷模,祝愿葛家澍教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再为厦大工作、贡献65年。
王松年、郭道扬作为嘉宾和葛家澍教授的老朋友代表上台发言。王松年表示,葛家澍教授是我国经济学界、管理学界、会计学界德高望重的大师,他治学严谨、淡泊名利给世人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让很多人从中受益;郭道扬说,葛家澍教授治学立足创新、敢为天下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为人非常谦虚谨慎,他的道德和教学科研成就,都说明他是国内当之无愧的大师级人物,令人尊重、令人崇敬。
朱亚衍,全国第一个会计学博士也是新中国自己培养的首位经济学博士、香港浸会大学会计与法律系主任林志军,刘玉廷,厦门大学会计系2007级本科生王瑞瑜作为学生代表上台发言,感谢葛家澍教授的栽培,送上自己对老师的祝福。
受朱之文书记委托,李建发宣读了他的贺信。贺信中说,“六十五年来,老师为人谦和、品德高尚,淡泊名利、潜心治学,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学识渊博、独树一帜,教书育人、言传身教,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道德文章、堪称楷模。”“接受您的传道、授业、解惑,这是我一生的光荣和骄傲。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老师的谆谆教诲,都是我一生宝贵的精神财富。”“衷心祝愿老师‘学术之树常绿,生活之树常青,健康之树长寿!’”
朱亚衍指出,葛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与关切、对科研治学的严谨与严格以及兼容并包和精益求精的科研理念都值得后辈永远学习;林志军表示,葛老师知识渊博、治学严谨、做人真挚正派,对学生无比关心爱护以及他“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都是令自己受益匪浅的;刘玉廷说,受教于葛老师,让自己受益终生,同时,葛老师对会计司的工作给予很大的支持,财政部、会计司在做重大决策的时候,都来倾听葛老师的意见,葛老师为我国的会计改革特别是“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和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王瑞瑜说,感谢葛老师对本科生的教诲,感谢葛老师引导自己走进会计科学殿堂。
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会计系学生代表向葛家澍教授及夫人钮静安女士献花。会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曲晓辉、会计系系主任桑士俊代表会计学科老师向葛家澍教授敬送礼物。
葛家澍教授发表了讲话。他表示,本次庆祝活动由自己的家人和学生发起,得到了学校和相关部门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今天的庆祝会群贤毕至,会场喜气洋洋,对此自己感到荣幸,感谢大家所做的一切,希望这些活动能增强学术性、让更多人受益而不仅仅是为自己庆生。
葛家澍谦虚地说,大家对自己的抬爱,让自己有点“坐立不安”,自己其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自己不是泰斗、也不是大师,那只是自己努力的目标,自己对这两个称呼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葛家澍回顾了自己90年的人生经历。他说,自己走过的这一生既平凡又不平凡,平凡之处在于自己只是一个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在高校默默耕耘的普通教育工作者,不平凡之处在于自己这90年的人生之路历经坎坷,尝尽了酸甜苦辣。自己有今天的成就,要感谢党、感谢祖国、感谢改革开放这个伟大时代、感谢厦门大学、感谢当年信任并提携自己的王亚南校长、感谢各位同事。会计系取得的成就,是学校历届领导的正确领导,各位同事共同努力的结果,不能完全归功于自己。
葛家澍说,回顾自己教学科研、为人处世的经历,深刻体会到两点,这两点也是自己一直在努力的:首先,学无止境,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搞科研要力争站在高点、站在前沿,多联系、多思考;其次,学习、做人都要谦虚谨慎,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有一颗仁者之心,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对别人,多看长处,对自己,多看短处。
庆祝会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结束。
葛家澍教授1921年生于江苏兴化,1942年考入厦门大学,就读商学院会计科,1945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他在会计理论和财务会计领域硕果累累,学术观点对我国会计学界具有重大影响。上世纪60年代,他所主导的“资金运动”理论,成为后苏联时代中国经济环境下的创新与亮点,1978年,他的论文《必须替“借贷记账法”恢复名誉》一文被称为打响了会计界拨乱反正的第一枪。他的一系列关于会计准则的研究,为今天中国会计改革、发展与会计准则制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葛家澍教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参与中国教材体系建设,从教65年,公开发表了150多篇论文,编著了著作20余部,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财务会计教材体系”,中国高校会计系学生,无不研读他编写的教材。
葛家澍教授桃李满天下,是我国国家批准的第一批经济学(会计学)博士生导师(仅有两名)之一,至今已培育出了70余名博士生,其中包括新中国会计学和经济学科的第一位博士、第一位审计学博士、第一位会计学女博士、招收了第一位来自中国台湾的会计学博士研究生、第一位博士后研究人员。现在,葛家澍教授仍在坚持每年培养博士生、坚持科研。
(陈 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