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报告2015——基于“一带一路”和自贸区的战略背景》一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洪永淼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发展报告培育项目“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研究报告”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的研究成果。而这一报告也是我校经济学科海西经济区研究团队出版的第四部年度研究报告。
相较于前三部研究报告,本次年度报告在选题和体例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些变化的背景,则源于这一年来“一带一路”倡议的快速推进和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运作,由此赋予了海西经济区发展以新的时代内容。
基于这一背景,本年度报告在选题上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因而报告在体例上不再沿用历年以板块加专题的形式,而是全部采用了专题形式,所收录的23个专题就“一带一路”和福建省自贸区建设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研究。报告分为上下篇,其中,自贸区和“一带一路”的宏观、财政金融内容列入“上篇”,其余列入“下篇”。
海西课题组成立以来,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郑鸣教授提出的“先行先试两岸货币清算汇兑的政策设计”、林细细副教授提出的“对平潭文化产业的思考”两篇政策建言被福建省政府采用,并报送省委书记及省长审阅批示。此外,海西课题组已承办了两届“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与两岸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会上学者们深入探讨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与两岸经济合作问题,并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思路和建议,也为两岸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开放性的学术交流平台。
本次研究报告的出版进一步为海西区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和福建省自贸区建设提供了多元的视角和有益的参考,展现了高校研究团队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报告”课题组 张佳韬 许有淑 郑若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