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重要新闻 -> 正文

把握本质 极往知来——陆懋祖教授与学生teatime交流

作者:何永芳 发布时间:2019-10-17

1015日,著名经济学家和金融学家陆懋祖教授到访厦门大学经济学科,与师生们进行teatime交流。活动由经济学科赵敏强副教授主持。

 

陆懋祖教授是英国斯科莱德大学中国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金融市场、中国货币政策与汇率管制、文化经济学的比较研究、金融计量经济学。此次teatime交流,陆教授通过一个个金融历史故事,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们讲述了自己对于金融的见解。

 

teatime刚开始,陆懋祖教授就向学生们抛出了一个极为本质的问题——“金融是什么”。在学生们纷纷发言提出自己的观点后,陆懋祖教授并没有马上给出自己的看法,而是从自己的研究领域——金融衍生品开始讲起金融的历史。

 

 

陆教授从著名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开始说起,继而谈到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中该期权定价模型受到质疑,指出次贷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的行为违反了投资规律——投资人对房贷风险的预见远落后于持续高增长的房价。陆教授因此给出了自己关于“金融”的看法,金融问题主要关注两点:扩大流动性和控制风险。

 

随后,学生们基于美国次贷危机中的房地产问题,以厦门和上海等城市为例,向陆教授提问了中国的房价问题。陆教授从中国的房价出发,将此话题延伸到了房价问题极具代表性的两个地区——房价三十年不变的德国和房地产泡沫破裂的日本东京,并结合自身的经历,指出东京房价崩盘的问题源于当初的广场协议。围绕我国上海房价居高不下的现象,陆懋祖教授认为主要的原因有三个:人口、户口与高考制度。

 

陆教授还和在场的同学们讨论起了中国大学毕业生选择买房抑或租房的现实问题。在学生们比较一致地选择租房后,陆教授分别从租房的优点(人口流动性强)和缺点(无法抵押贷款,实现再投资)两个角度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以租房模式为主的德国现在是公认的欧洲大陆工业化最强的国家,但为什么以买房模式为主的英国却成了欧洲最繁荣的金融中心?这是陆教授希望同学们主动去思考的一个有意思的问题。

 

最后,对于同学提出的金融与骗局之间的界限问题,陆教授强调二者在本质的出发点上就是大相径庭的,次贷危机的发生并不是金融家们想要和预测得到的结果,而是层层杠杆下的一次导火索式的风险爆发。我国近几年一直重点整治的银行理财业务,政策上出台的资管新规,以及严肃督促企业“去杠杆”,都是为了防范新一轮的金融危机爆发,为我国乃至世界的金融稳定做出努力。

 

在一个半小时的teatime交流过程中,陆懋祖教授多次强调了学习金融历史的重要性,学生们也在交流过后深觉受益匪浅,对于金融的本质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相信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会更深入地学习和理解金融的历史进程,对未来的金融研究方向有着更好的把握。

                            

     WISE 2019级硕士生 龚建辉 金融系2019级博士生 徐云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