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下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微观计量经济学开创者James J. Heckman教授在厦大带来题为“Creating and Measuring Capabilities”(创造和衡量能力)的讲座。本次诺奖得主来中国,探讨的不是高屋建瓴的学术理论,却是利用其扎实的学术功底与大家谈个人能力素质的培养,强调一个社会稳定、健康发展,最有效的政策不是治理,而是从儿童教育抓起,注重从孩童时代培养能力,尤其应关注广义的能力培养投资,包括认知、上进心、合作、关注力等,并由此延伸,对我国的扶贫、教育不均等社会问题进行政策建议。

本次会议由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厦门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共同承办。
Heckman教授在讲座中提到,个人能力是一个动态、协同合作的过程,在个人能力的形成过程中,越早的干涉,越早的扶持,将越能产生能力的投资回报率。行文论述了家庭教育在个人能力的形成过程中是最为基础及有效用的。衡量家庭教育的标准在于父母的投入、引导质量,并不在于家庭收入的本身。研究表明,有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能力较高,创造力、抗压力也更强。Heckman教授以此引发大家对于教育投入的思考,并由教育的根本,延伸扶贫政策的建议。他提到,美国在过去50年间,实行的收入再分配扶贫政策已经失败了。一切的证据都表明,长期有效的扶贫政策注重的应该是投资教育,而并非单纯的收入再分配。在扶贫过程中,应注重的是对于贫困家庭儿童的投资。中国的扶贫政策应避免重蹈覆辙,并从美国经验中积极吸取教训,从儿童教育着手,着重提升能力、动机、健康,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才能真正解决贫困。如果社会能尽早地对贫困家庭的儿童能力的培养,进行持续性的投入,它将极大程度提升人的认知、品性、健康,从根本消除贫富的两极分化问题。

James J. Heckman于1944年出生于美国芝加哥。作为微观计量经济学的开创者,Heckman教授对分析选择性抽样的原理和方法做出极大贡献,并与丹尼尔•麦克法登一起荣获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此前,Heckman教授曾于2014年6月来到厦大参加第二届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中国年会,与400余位参会者共同探讨经济热点问题。期间教授做了题为“The Market and Nonmarket Effects of Schooling”的专题报告,吸引数百位参会者与师生到场聆听。在与经济学科师生座谈时,他曾勉励在座青年后辈,呼吁中国经济学家:着眼现实,深入研究中国经济和社会问题,在经济学学术界不断发出自己的声音,形成巨大的影响力。
近年来,厦大加大力度引进高端师资人才的引进力度,大力推进国际化进程,经济学科自觉地充当了国际化的排头兵。特别2005年以来,厦大经济学科的国际交流异常活跃,举办了一系列高水平、高层次的国际会议,顶级名家荟萃,学界、业界精英云集。2010年以来,仅诺贝尔经济学得主,就有12人次应经济学科之邀来到厦大授课、演讲。高密度、高水平、高层次、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极大地提升了教师与学生的学识与眼界,也提升了厦门大学经济学科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在学术研究方面,经济学科强调国际标准,积极引进、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经济理论研究中国问题,注重研究范式、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的创新,学科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初显。2013年初,荷兰蒂尔堡大学研究统计的“全球经济学研究机构排名”显示,我校经济学科在该研究统计的高校排名中,2012年度在国内位居第4,海峡两岸暨香港位居第6,亚洲位居第16(与香港中文大学并列);2008-2012年间的整体排名位居亚洲第23,2011-2012年间位居亚洲第16。
(宣传部 李静,经济学科 邓晶晶 何永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