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8日,台湾淡江大学教授、两岸金融中心主任,林苍祥到访厦门大学经济学科,与两院师生座谈并做了做了一场题为“国际高频交易演义与启示”的学术讲座。
与两院师生的座谈中,林教授与两院师生分享了自己的求学工作经历,高频交易发展历史和现状,并强调了法律在金融业中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要埋头苦干、做好内功,勤于思考,抓住机遇。

林教授本次讲座,是厦门大学富邦金融与产业论坛2016春季学期第二期讲座,吸引了广大师生的参与。讲座开始前,朱孟楠教授为林苍祥教授授予富邦两岸金融与产业研究中心讲座牌。

林教授首先介绍了现今国际高频交易规模发展情况。在欧美地区,关于高频交易已经形成较成熟完善的监管体系,2008年金融海啸后高频交易的交易量快速增长。美国证监会主席夏皮罗女士说高频交易已取代NASDAQ的做市商与NYSE的场内做市商,股市流动性主要来自高频交易。HFT占美国总交易量高达55%,这个过半比例是由家数只占全美法人总数2%的HFT交易商完成,更凸显HFT对市场之影响。HFT占西欧与亚洲(不含中国大陆)也分别为45%与20%;在亚洲,日本占亚洲HFT45%,香港紧随其后。此外,主要国际期货市场,HFT占总交易手数都高达五至七成。

接着,林教授介绍了高频交易得以发展的条件与环境以及历史进程。高频交易对金融环境有四点要求,第一,双向交易限制少,允许当冲(当天先买后卖,或反之)、放空;第二,可设另类交易所如BATS,NYSE Arca,交易平台如ENC,Instinet;第三,允许直接市场进入机制,下单可直接至交易所Order Book搓合。第四,主机共置,Server服务器可设于交易所主机房。1994年纳斯达克做市商由于人为扩大买卖价差而攫取了不正常的收益,此行为被Christie & Schultz(1994)两位学者揭露后,30家纳斯达克做市商总计被罚款9亿美元。为了遏制和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SEC对交易规则进行了重新修改,规定证券商的客户限价单价格如优于造市商之报价,证券商须向大众同時揭示,市场法规改革松绑创造推动了HFT的发展。2000年美国股市实施10进位制,ISE推美国首家完全电子化选择权交易,新科技尤其是商用计算机与通讯的技术一日千里为HFT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此外,费用平民化、交易所组织公司化与并购潮也大大促进了HFT发展。

接着,林教授提出了几个开放性问题,经典金融理论认为套利促进市场金融市场,那么高频交易是否如此?林教授用了一系列市场数据表明HFT委托笔数大幅增加、每笔委托股数变小,此现象在一般状况可增加市场短时间流动性。但是频繁挂单后几乎同步删单,增加基金公司、退休基金、保险公司等buy-side交易成本,占交易所主机容量又会导致市场效率降低。尤其在极端市场情况下,高频交易容易导致流动性缺口增大,短时间内价格波动暴增。
最后,林教授提到高频交易在我国的前景。美国靠股市成功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减轻银行承担高新产业的系统风险,同时发展新经济产业,吸引世界钱潮,让全球投资人共同分担了美国的风险。中国过去印钞票发展经济,现在调整经济结构,一带一路,应该利用印股票和债券将钱潮导向股市吸引国际庞大资金与人才。虽然中国大陆尚未开放HFT市场微结构最基本的几个要件,中国大陆要想让全球投资人来为中国新经济风险共同买单,成为国际金融第一强国,是不可能长期独行于国际市场之外的。假以时日,中国有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HFT市场。
(WISE黄诗娴 鲍未平 2015MA 丁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