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经济学院EDP中心成立暨SOE-WISE国际资本运作项目启动仪式的一项活动,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张维迎在科学艺术中心音乐厅做了题为“市场的逻辑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的南强学术讲座。副校长李建发为张维迎颁发南强学术讲座纪念牌。
张维迎认为,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得益于“市场的逻辑”。也就是说,市场是“利他之行”,你要想自己幸福,首先要使别人幸福。一个企业只有让客户满意,愿意为商品或者服务支付的时候,才能有收入。正是在这样的逻辑下,社会财富不断丰富,新的产品被不断创造发明出来。
他说,基于“市场的逻辑”,“能服务多少人”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企业的竞争本质上就要为消费者创造更多的消费者剩余。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创新”,也就是创造性的破坏。电子商务、GOOGLE广告模式等都是创造性的变革,原有的模式则在发展中被淘汰。正因如此,公司的生命周期在不断缩短,20世纪初超过50年,现在大约15年。
针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张维迎认为,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0%,每件产品都有着巨大的市场,这就意味着中国真正需要的是开发国内市场。开发国内市场与“扩大需求”不同,他表示,“GDP=消费+投资+(出口-进口)”是凯恩斯主义政策的误区,就像同时雇1000人当小偷,再雇1000人当警察一样,表面上看就业率提升,实际上什么价值也没有创造。他认为,中国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要充分发挥企业家的作用,不断提升产权经济比重,减少通过权力寻租带来利益的职权经济。
人物名片:张维迎,北京大学校长助理,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长,兼任牛津大学现代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维迎是国内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证双轨制价格改革思路的学者,他的企业理论及有关企业改革的理论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界有广泛影响。200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他发表的有关中国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观点经常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赖炜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