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经济学院EDP中心在继“国际资本运作首期高级培训班”成功举办后,将开办来“两岸金融高级培训班”,并将于近期开始招生。
“两岸金融高级培训班”面向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人员、大陆和台湾地区金融机构行政高级管理人才、以及其他意向对台投资的业界人士招生,旨在让学员能掌握现代金融理论,把握两岸最新的合作商机和发展态势,培养学员前瞻的国际视野与两岸金融市场意识,谙熟大陆与台湾金融法规和金融机构运作,在两岸资本投资、金融衍生品、风险基金等方面进行强化培训。拓展学员在两岸金融行业的人脉关系,推动海西金融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从而助力于两岸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
本项目的课程内容以金融专业核心课程为主,以两岸关系公共课程为辅。此外,还有系列学术讲座和高端论坛。学制标准为4个月,在职学习。其中3个月为课堂学习时间,1个月为实地考察和参加高端论坛与沙龙时间。授课时间安排在周末与节假日,实施集中式学习的模式。本项目的教学方式力求与国际接轨,采用课堂讲授、案例讨论、情景模拟、高端论坛、现场访谈、项目作业等多种教学方式。此外,项目还将安排学员赴台湾证券交易所、台湾期货交易所、台湾富邦金控等相关金融机构作实地考察,进行现场教学,并将根据学员意愿,组织学员赴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和纽约华尔街金融中心参观访问、实地考察。
“两岸金融高级培训班”依托厦门大学经济学科长期以来对台交流和研究的优势,共享厦门大学两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的资源,共享其强大的金融学学术资源和庞大的财经界校友资源,以及丰富的国际学界、业界资源。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历史可追溯于1921年在厦大商学部“银行科”,并于1928年改为“银行学系”,迄今已有80年多年的办学历史。除了国内学术界、政界和金融界外,厦大金融学的毕业生遍布东南亚商务部门和金融界,有的成为院校的著名专家教授。厦大金融系设有金融学、金融工程和保险学三个专业,涵盖了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领域,拥有以著名金融学家张亦春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强大师资,学科竞争力在东南亚,尤其在南洋地区享有盛誉,并于2010年专门成立了“厦门大学两岸金融研究中心”,利用厦门大学在对台研究和交流方面占据的全国领先优势深化两岸金融合作研究。
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就积极推动国内现代经济学和现代金融学,尤其是计量经济学、统计学、金融学和实验经济学等学科教学与科研的国际化和规范化,并且在短期内已成为中国南方乃至全国甚至亚洲一个有影响力的现代经济学和现代金融学领域的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目前,其教师队伍中除了有受过现代经济与金融理论系统训练的海归博士外,也吸引了一批台湾优秀师资(全职与兼职)的加盟。WISE拥有广泛的国际联系与丰富的学术资源,目前已与新加坡管理大学、德国洪堡大学、韩国成钧馆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区、美国康奈尔大学、美国北卡罗莱那大学、美国查尔斯顿学院、爱尔兰都柏林大学、西班牙卡洛斯三世大学等海外一流大学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作关系,并在保持科研领先外,注重与实务界的联系,积极拓展业界合作联系,自2008年以来,连续承办了三届由厦门市人民政府与厦门大学共同主办的“海西经济金融论坛”,并已先后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海金融稳定局、台湾富邦金控、国家开发银行、美国SAS公司、南方电网、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厦门国际银行、渣打银行、兴业银行、中航证券、新湖期货等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此外,WISE还利用厦门地区人缘、地缘和学科优势,在研究课题、人员交流等领域密切对台交流合作,承担了包括台湾证券业商业公课题研究在内的各级对台项目项目研究。
“两岸金融高级培训班”集中了厦门大学优秀师资力量,吸引了厦门大学研究两岸金融的主要学术团队,也吸引了众多台湾重量级学者、官员、业界精英加盟。本项目是厦门大学EDP中心在吸取“国际资本运作总裁班”第一期成功举办经验的基础上,强力推出的第二个项目,力求在两岸金融进入后MOU和后ECFA时代的今天,为政府和企业寻求如何在两岸金融合作大潮中占得先机的答案,为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WISE 邓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