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态产品和服务交易市场的兴起,环境信用(environmental credit)的需求正在快速增加,如何更有效率地交易环境信用成为重要的研究议题。课题组关注环境信用交易中的“信用堆叠”(credit stacking)或“双重收费”(double-dipping)问题,即,实施一项保护措施会带来多重环境效益——产生多种环境信用时,政策制定者是否应该允许信用生产者在不同生态产品市场中同时出售多种环境信用。例如,一位农民采取了一种既能改善水质又能封存碳的环境保护措施,政策制定者是否应该允许农民同时在水质信用市场和碳市场上出售由这种单一保护措施产生的环境信用。课题组通过经济实验比较两种多类型环境信用市场交易机制。第一种交易机制被称为多重市场机制(multiple market institution),它允许信用生产者在多个市场分布出售所对应类型的环境信用。第二种交易市场为单一市场机制(single market institution),信用生产者只能在一个市场选择出售其中一种信用。
该研究设计了一个基于双边拍卖(double auction)框架的多类型环境信用交易市场实验,从交易价格、交易数量及社会效益来对比多重市场机制与单一市场机制。实验结果显示,多重市场机制下的交易价格低于单一市场机制,使环境信用的买家受益。单一市场机制促进了更多环境信用的生产,但其净社会效益低于多重市场机制。该研究首次通过经济实验的方式模拟评估两种多类型环境信用交易市场的实际表现,为多类型环境信用交易市场的建立、健全提供了方法和技术支撑,可为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生态补偿机制以及各类环境生态产品和服务市场的设计和实施提供参考。
FEEL实验室是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和计量经济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下属的研究机构。FEEL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在实验经济学和实验金融学领域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机构。近年来,依托该实验室,厦大经济学科的实验经济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都取得了喜人的成果。
李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和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助理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资源和环境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博弈论和实验经济学,目前着重研究阈值公共物品提供的机制设计及其在现实中的应用,包括国际气候合作谈判、社区和局地公共服务的私人提供和筹融资机制等,同时也在开展基于经济实验的碳市场等环境市场交易机制设计,利用实验经济学为国家制定更有效的资源分配和使用政策提供前瞻性研究。在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PLOS ONE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
(经济学院PHD陈东升 刘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