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晚,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在逸夫楼二楼餐厅联合举行迎新年晚宴,这是两院全体教职工首次欢聚一堂,共度美好时光。校长助理庄宗明教授,邓子基、黄良文、罗郁聪、吴宣恭、张亦春等老一辈经济学家,两院近230名教职工参加了晚宴。

晚宴由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雷根强教授主持。雷根强代表学院祝两院教职工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并感谢两院教职工一年来的辛勤劳动。接着,经济学院洪永淼教授为两院教职工做了题为“全面推进各项事业发展 打造全国一流经济学科”的主题报告。主题报告围绕我校经济学科过去5年及2010年所取得的成就、两院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困难、今后的工作目标与思路、2011年的工作任务等5个部分展开。这一报告是洪永淼与经济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在进行了16场的调研活动(调研对象涵盖专任教师、行政人员、实验技术人员以及本、硕、博三个层级的学生)后,结合学校对经济学科的发展规划而完成的,为厦大经济学科今后的发展理顺脉络,指引方向。
首先,洪永淼对过去5年经济学科取得的成就作了回顾,盛赞其中的一些亮点,如:获得两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使我校成为目前全国同时拥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的三所高校之一;全国首个文理交叉重点实验室——“计量经济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批立项建设;经济与管理教学实验中心获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由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科教评价网等单位联合发布的《2010年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我校经济学科位列全国第二,这也是我校排名最好的学科;获得4项国家重大项目;在国际经济学权威(英文)期刊发表50多篇论文,数量和质量均名列全国第三,另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顶级的期刊发表近百篇高水平的论文;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以及海峡两岸金融研究中心的政策研究影响力日益扩大;两院举办50多场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学术研讨会,300多场的学术讲座,国际学术知名度不断提升。洪永淼说,这些引人瞩目的成绩,是经济学科过去几年来,在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所取得的成果,也是经济学科历史积淀的成果,如今,我校经济学科已迎来一个全面发展的阶段,特别在国际化方面,拥有一定的优势,大家要同心协力,以更快的步伐迈进。
洪永淼在对两院的师资力量、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经费投入以及财务状况等作了盘点后,也指出目前厦门大学经济学科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如师资团队、研究实力亟需全面提高;缺乏重量级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学术影响力相对下降;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需要巩固和提高;本科教学管理制度需要规范化;行政管理体系与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与国内一些著名高校相比,国际学术交流层次和国际化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需要进一步提高;学院创收能力较弱,教职工特别是中青年教职工的待遇不高,等等。有鉴于此,洪永淼畅谈了今后发展的总体目标,即: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经济学科,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最为活跃的经济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若干关键学科在国内具有重大学术影响与社会影响,在国外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大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经济金融专门人才;成为吸引外国留学生以及对台经济研究、对台学术交流、对台学生培养的重镇;成为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政策研究与政策咨询的智库。洪永淼认为,要实现这些目标,当务之急是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学科的国际化和现代化,从师资团队、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教学科研、行政管理体系、学术交流与合作、社会服务与人才培训等多个渠道入手,发挥院、系(所、中心)两级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学院与王亚南经济研究院的融合。
“创业难,守业更难。”洪永淼满怀深情地说,要确保和巩固我校经济学科在全国的领先地位,重振我校经济学科的雄风,既要弘扬经济学科的优良传统,又要注意同现代经济学结合起来,加快与国际接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经济学科的美好明天,需要大家戮力同心,风雨同舟!
报告结束后,两院教师共同举杯庆贺新年,期许更美好的未来!
(张兴祥 余安旖 邓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