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快速提升,中国在积极融入全球治理体系的同时,在国际对外援助领域逐渐成为引领者和贡献者。相对于西方设置附加条件的援助模式,中国日益推广的不附加条件援助模式在满足受援国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却也频频遭遇西方社会的质疑。本文基于援助数据库(AidData)2000-2014年间的中国对外援助数据和乌普萨拉冲突数据(Uppsala Conflict Data Program,UCDP)进行实证研究。不同于以“官方发展援助”为主的西方援助,本文发现以“其他官方援助”为主的中国对外援助可以显著降低受援国国内冲突发生的概率和规模。在控制美国援助、北欧主要援助、有殖民历史国家主要援助和世界银行援助后,我们的结果保持稳健,并发现中国援助比其他模式的援助更可能为受援国人民带来和平。为解决内生性问题,本文使用中国钢材产量作为优势产能的衡量指标,并作为对外援助的工具变量进行检验,得到稳健的结果。在机制分析部分,我们发现中国援助显著提高了受援国的基础设施水平,即中国援助主要通过民生领域基础设施的投入减少了当地冲突。本文的发现为中国无政治附加条件的援助模式相对于西方有条件援助具有优越性提供了实证支持,也支持了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